在进行基础设施层高可用调研时,可以考虑以下问题:
-
可用性需求:明确业务对可用性的要求,如需要多高的服务可用性、故障恢复时间要求等。
-
云服务提供商的可用性保障:了解云服务提供商关于基础设施层可用性的保障,例如数据中心的可用性、硬件故障处理等。
-
多区域/多数据中心部署:考虑通过在不同地理区域或数据中心部署来增加可用性,确保在一个地理区域或数据中心故障时的冗余备份和备用节点。
-
自动化故障切换和容灾:了解云服务提供商是否提供自动化的故障切换和容灾机制,以确保服务在故障发生时的快速恢复。
-
负载均衡策略:了解云服务提供商的负载均衡机制,以确保数据和请求能够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可用资源上,避免单点故障和资源过载。
-
弹性扩展能力:了解云服务提供商是否支持动态扩展和缩减资源,以应对业务峰值和变化的需求。
-
监控和警报机制:询问云服务提供商是否提供全面的监控和警报机制,以及故障排查和问题定位工具。
-
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:了解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,以确保数据安全和数据的可靠性。
-
安全和身份验证:咨询云服务提供商关于网络安全、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策略和机制。
-
SLA(服务级别协议):仔细阅读云服务提供商的SLA,确保对基础设施层高可用性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。
以上问题可以帮助你对基础设施层的高可用性进行调研和评估,选择适合的云服务提供商和相应的高可用架构。